笔趣阁 - 言情小说 - 六宫凤华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724

分卷阅读724

    医迅疾应召而至,一股脑地拥到了俞太后的凤塌前。同样昏厥不醒的安王却无人过问。

    阁老们各自皱了皱眉。

    宫中之事,他们身为臣子,不便多管多问。不过,从细微处便可见安王在宫中的地位了。在这样的情形下,俞太后便是想抬举安王,也抬举不起来。

    那么,之前俞太后表露出的态度,便愈发令人深思了。

    盛鸿沉声下令:“来人,再去一趟太医院,召两位太医前来为安王看诊!”

    这才是兄长气度!

    陆阁老和方阁老等人交换了一个眼神,然后一起拱手告退:“殿下,臣等一起告退。”

    盛鸿略一点头:“母后和九弟俱昏迷未醒,本王无暇相送,诸位阁老见谅。”

    政治才干如何,暂且不论。这份平易近人,已十分难得。

    当然了,也有可能都是装出来的。便如当年的建安帝,做皇子时出了名的宽厚温和,一坐上龙椅,顿时如变了个人一般。很快露出了睚眦必报气量狭窄的真面目。

    不过,此时俞太后已别无选择。朝中重臣们的心中,也无人能和蜀王比肩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几位阁老回了内阁议事,很快定下章程。

    立天子之事,不能再容俞太后拖延了。

    两日后,朝中百官联名上奏折,奏请立蜀王为天子。陆阁老捧着奏折,和另几位阁老一起再次踏进了椒房殿。

    俞太后不可能再“昏”第二回。

    面对阁老们恳切的脸孔,看着奏折上密密麻麻签署的百官姓名,其中甚至还有俞掌院父子及顾大人的姓名。

    这就是所谓的人心所向,无可披靡!

    俞太后纵有千般手段,也无施展的余地。更敌不过众阁老口中一句“国不可一日无君立天子之事万万不能再拖延”,只得无奈退让。

    俞太后松了口,此事便尘埃落定。

    没想到,蜀王应召而来后,坚决地推辞不肯:“……父皇还在世之时,我便和父皇禀明过心意,绝无争储之意。”

    “皇兄继位后,我第一个就去就藩。为的是释皇兄之疑。”

    “这两年多来,我在蜀地颇有建树,也早已将蜀地看做自己的家。我这点能耐,经营好自己的家已是为难。哪里担得起江山社稷的重任。恳请母后收回凤命,另择贤明之人为新帝!”

    蜀王要推拒作态,大家都能理解。不过,这态度也太坚决了,完全看不出是做戏的样子啊!

    陆阁老心中有些诧异。其余几位阁老,也各有所思。

    不过,此时还没到他们说话的时候,束手静观便是。

    俞太后按捺住心里的火气,淡淡道:“朝中多的是尽心尽责的臣子。文能治国,武能安邦。你能耐不大不要紧,有识人之明容人之量便可。”

    蜀王肃容拱手:“儿臣自八岁起穿女装,直至十四岁那年才恢复皇子身份。那几年的生活,对儿臣的影响也颇为深远。性子总有几分荒唐恣意,行事任性。”

    “儿臣有自知之明,这样的性情脾气,委实坐不得龙椅。还请母后见谅!”

    简直是得了便宜还卖乖!

    俞太后的目中闪过一丝怒意,语气也强硬起来:“照你这么说来,安王年少不当事,霁哥儿他们几个还都年幼,亲爹又犯下大错,不宜过继到萧皇后名下继位为帝。人人都不合适,大齐龙椅就这么空着不成?”

    话一出口,忽觉不妙。

    果然,蜀王立刻接了话茬:“母后英明果决,对政事亦颇为熟悉。择一个年少的新帝,由母后听政摄政便可。”

    陆阁老等人一起看向俞太后,目中已有警惕之色。

    俞太后:“……”

    好狠辣的一招!

    绕来绕去,原来是在这儿挖了深坑,她一个不慎,竟是落进了坑中。

    俞太后执掌后宫数十年,除了曾在李太皇太后那里吃过些暗亏外,还从未被人这般坑过。此时心火腾腾直冒,全仗着过人的自制力,才按捺下去。

    俞太后也不是好惹的,立刻冷笑一声:“说来说去,原来竟是忌惮哀家。好一个蜀王,帝位还未到手,龙椅还没坐上,就开始惦记要弹压哀家了。罢了,哀家立刻下令,搬去皇陵,和你的父皇皇兄相伴度日。不在宫中碍你们的眼。”

    一张口便是“你们”,显然是将蜀王妃谢明曦也一并拖了进来。

    这一顶不孝的恶名若坐实,蜀王登基不免为人诟病,谢明曦还有何颜面执掌中宫?

    蜀王立刻跪下告罪:“儿臣绝无此意,请母后息怒。”

    “母后执掌宫廷数十载,从无差错。抚育一众皇子,精心教导,从无懈怠。儿臣心中亦深记母后的教诲,从无一日或望。”

    “儿臣对母后孺慕敬重,也深知母后的才干。这才做此提议,绝无忌惮之意,更没什么弹压的念头。”

    “母后若信不过儿臣,儿臣这就对天立誓。儿臣绝无为帝之心,儿臣请母后听政摄政,亦是一片诚心。如违此誓,儿臣不敢再为盛家儿孙。”

    第787章 改天(二)

    看着沉声立誓一脸坚决的蜀王,众阁老面色一变,心惊不已。

    这等誓言,岂能轻易出口?

    不为盛家儿孙,这可是大逆不道之言!别说在天家,便是普通百姓家,将儿子驱逐出家族也是震惊全族的大事。

    俞太后这个嫡母何等跋扈霸道,竟将蜀王殿下逼到了这等地步!

    往日俞太后压制萧皇后,这都是后宫之事,众臣不便干涉。现在事关帝位,众人不能再保持沉默了。

    赵阁老率先上前一步,拱手说道:“老臣有一言,不吐不快!若有冒犯之处,还请太后娘娘见谅!”

    “天子之位,唯蜀王殿下居之,才能令众臣心服口服,也能在最短的时日内安定朝堂。否则,朝堂人心浮动,百姓亦人心惶惶不安。”

    “恳请太后娘娘,以江山社稷为重。此时便下凤旨,立蜀王殿下为帝。”

    方阁老也挺身而出:“老臣也请太后娘娘下旨!”

    李阁老老谋深算,不肯正面开罪俞太后,话也说得委婉许多:“太后娘娘既无听政摄政的心思,自不会因殿下这番话动气。殿下还年轻,说话欠妥之处,太后娘娘何不一笑置之。”

    颜阁老也笑着打圆场:“李阁老所言甚是。母子之间说话,随意些也是有的。何苦为这等小事起口角。”

    陆阁老便郑重多了,拱手说道:“蜀王殿下的一番戏言,太后娘娘不必放在心上。今日这一番话,也绝不会传出椒房殿。于太后娘娘的贤名无半分损害。”

    “蜀王殿下万中所归,是继位为帝的不二人选。太后娘娘心系江山社稷安稳,亦令臣等敬重。”

    “老臣身为阁臣,亦是百官之首。今日捧着百官联名的奏折而来,恳请太后娘娘